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28)87092355
监督电话:
(028)87092833 87092898
电子邮箱:
zb@swufe.edu.cn
西南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
欢迎访问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招生网!
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内迁成都办学,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调入部分院校及系科组成四川财经学院;至1953年,四川财经学院先后汇聚了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黄浦浣花风雨长,光华柳林谱华章。历经江流潮涌的时代变迁,西南财经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始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栉风沐雨、奋进超越,培育了“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奠定了“开放包容、求是创新”的学术底蕴,培养了“治国兴邦、奉献社会”的栋梁之才,铸就了“兴学报国、民族担当”的历史丰碑。
学校将“新财经”作为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现代经济、科技和教育深刻变革趋势,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以全面推进“新财经”战略升级统揽学校改革发展和各项重大部署,强化科技融入和数字赋能,布局建设金融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新兴专业,大力推动传统财经学科专业积极融入现代科技革命浪潮,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竞争优势,为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作出了新探索。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财经领域的卓越人才。学校设有25个学院(研究院)等教学单位,46个本科专业,2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3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53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是国家金融、经济、管理等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学校拥有国家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等一批实力雄厚的教学与科研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馆藏丰富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财经文献中心。设有西南地区唯一的货币金融博物馆。
学校不断强化学科发展战略引领,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农林经济管理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法学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应用经济学为重点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群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经济学与商学”“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数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13个一级学科中有11个学科跻身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学科上榜“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多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重要进步、重大突破。工商管理通过EQUIS和中国高质量MBA双认证;会计学成为中国大陆首家通过AACSB商科和会计双认证再认证学科。
学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批中宣部首批“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院”,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金融安全与行为大数据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西财智库”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主办的《经济学家》《财经科学》分别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和精品期刊;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Financial Innovation成为近十年来国内第一本被SSCI收录的金融领域学术期刊。加强对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着力打造国家“金融智库”和“西部财经智库”。学校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大力提升国内合作交流质效,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个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中,人文荟萃,名师云集。胡适、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等大师在此传道讲学,谢霖、陈豹隐、汤象龙、许廷星、刘诗白等著名经济学家于此授业解惑。当前,全校共有教职工2240余人,专任教师1470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8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40余人,博士生导师400余人,国家级人才120余人,形成了海内外人才的“群聚效应”。
学校深入实施深度开放战略,高层次、宽领域、多渠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世界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加入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等国际多边平台,中欧商校联盟秘书处设在我校。获批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入选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四川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院校。“非洲研究中心”“孟加拉湾国家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备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建有北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孔子学院与四川首家“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品牌项目Global Academy暑期国际学术营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校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天府友谊奖”。
经世济民,孜孜以求。面向未来,全体西财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推进“新财经”战略升级,加快建设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